(1)思維松弛或思維散漫:病人思維活動可表現為聯想松弛,內容散漫,對問題的敘述不夠中肯,也不很切題,缺乏一定的邏輯關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談困難,對言語的主題及用意也不易理解,嚴重時可發展為破裂性思維,常見于精神分裂癥。
(2)思維破裂: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過程破裂,缺乏內在意義上的連貫和應有的邏輯性,病人的言談和書寫中雖然單獨語句在結構和文法上正確,但主題與主題之間,甚至語句之間缺乏內在意義上的聯系,因而旁人無法理解其意義及用意所在,嚴重時個別語句之間也缺乏聯系,成了詞的雜亂堆積,稱“詞的雜拌”。
(3)思維不連貫:表面上與破裂性思維十分相似,但產生的背景不同,是在嚴重的意識障礙情況下產生的,病人的言語較前者更為雜亂,語句片斷,毫無主題可言。
(4)思維中斷:病人無意識障礙,又無明顯的外界干擾等原因,思維過程在短時間內突然中斷,或言語突然停頓。這種思維中斷并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可伴有明顯的不自主感。有時病人感到思考的過程中突然出現與主題無關的意外聯想,也即思維插入,部分病人可對這些不自主的思潮過程作出妄想性的判斷,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5)思維云集,又稱強制性思維:這是指思潮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強制性的大量涌現在腦內,內容往往雜亂多變,且出于病人意料之外,有時甚至是所厭惡的,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流行性腦炎和顱腦損傷伴發的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