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轉移灶是指身體其他部位腫瘤隨著血液轉移至肝臟器官,然后在肝臟上長出與根源腫瘤病理類型相似的新發腫瘤,不是因肝臟自身細胞異變產生的自發腫瘤。
如果發現肝內轉移灶,一般會進行全身影像檢查及切片病理檢查,來確定肝臟轉移的腫瘤根源來自哪里,然后再制定治療計劃。肝內轉移灶的繼發腫瘤,其根源通常是循著肝門靜脈或肝動脈轉移傳播到肝臟,最常見的是消化道腫瘤細胞沿著肝靜脈的體系分布轉移到肝臟,舉大腸癌為例:在身體血液循環中,大腸的血液回流心臟前最先遇到的器官就是肝臟,而肝臟又是腫瘤細胞容易著床的臟器,故此大腸癌第一站轉移的地方通常是肝臟,檢查發現有大腸癌的患者,會建議確認肝臟是否有轉移。除非是生長位置接近肛門口的腫瘤,因為血流不會通過肝臟,而是沿著下腔靜脈回到全身,腫瘤轉移到肝臟的可能性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