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術后一般是需要化療的。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小于16歲、初產年齡小、多孕多產等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另外,沙眼衣原體、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過程中有協同作用。同時吸煙作為HPV感染的協同因素,也可以增加宮頸癌的患病風險。患病后早期常無特殊癥狀體征,病情持續發展可有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白帶增多等癥狀。
一般可以通過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等方法來確診宮頸癌。確診后通常需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常需要化療來輔助治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博來霉素等。宮頸癌術后患者身體較虛弱,因此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飲食方面要清淡,不能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以免影響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