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臨床上指生殖器部位,每次來月經生殖器部位都癢可能是衛生巾過敏、濕疹、細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宮頸炎等原因引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爐甘石洗劑、阿莫西林膠囊、克霉唑栓、婦科千金片等藥物治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查明病因,進行規范治療。
1、衛生巾過敏:
如果患者對使用的衛生巾過敏,會導致外陰部位產生過敏反應,容易出現外陰瘙癢、外陰紅腫的癥狀,此時需要更換衛生巾,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藥物治療。
2、濕疹:
如果在月經期間經常待在潮熱的環境中,會導致外陰部位的毛細血管擴張,容易誘發濕疹,外陰部位會出現紅色的小疙瘩,并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瘙癢感。在月經過后可以使用溫水清洗外陰部,并在患處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3、細菌性陰道炎:
如果在月經期間不注意個人衛生,會導致炎癥在陰道部位過度滋生繁殖,容易對陰道黏膜造成刺激,從而引起瘙癢、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治療。在服用藥物時,可以選擇飯后用溫水送服。
4、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該病通常是由假絲酵母菌侵襲陰道所引起,這種病菌在陰道內過度滋生繁殖,會對陰道黏膜造成刺激,容易出現瘙癢、白帶增多的癥狀。在月經過后可以遵醫囑使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素陰道栓等藥物治療,在應用藥物時可以佩戴指套,然后將藥物推入陰道一指深的部位。
5、宮頸炎:
如果在月經期間過早同房,會誘發宮頸炎,使宮頸黏膜糜爛、充血,引起接觸性出血、外陰瘙癢、腹部疼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婦科千金片、抗宮炎片、羅紅霉素分散片等藥物,在服用藥物期間應定期更換內褲,用溫水清洗私處,保持私處干燥清潔。
在治療疾病期間一定要加強個人衛生,減少不潔的性交,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加快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