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后多久出現癥狀,這一問題的答案并非絕對,一般而言急性感染期通常在1-2周出現,早期癥狀期在2-4周出現,無癥狀期后的癥狀可能數年至數十年出現。
1、急性感染期(1-2周):
多數患者在接觸HIV后的1-2周內,病毒大量復制導致CD4+T淋巴細胞急劇下降,可能出現HIV病毒血癥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的癥狀,如發熱、乏力、咽痛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
2、早期癥狀期(2-4周):
部分患者在感染后的2-4周內進入急性期,也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癥狀,包括發熱、淋巴結腫大、盜汗等。這些癥狀通常會在1-3周內自行緩解。
3、無癥狀期后的癥狀(數年至數十年):
若未經治療,感染者會進入一個相對較長的無癥狀期,之后由于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可能出現與艾滋病相關的嚴重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癥狀。
請注意,艾滋病的癥狀并不特異,不能僅憑癥狀來判斷是否感染HIV。有高危行為的人群應定期進行HIV檢測。
目前,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主要包括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如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和蛋白酶抑制劑等,具體藥物如齊多夫定、奈韋拉平、利托那韋等。但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病情由專業醫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