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中醫可以通過內服中藥、中藥泡腳等方式調理,能夠控制病情的發展。
1、內服中藥:
靜脈曲張中醫認為是由于下肢血脈瘀滯、血液回流不暢引起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常見的藥物有補中益氣丸、邁之靈片等,還可以口服當歸、川芎等,能夠達到行氣活血的功效。
2、中藥泡腳:
通常中藥泡腳是通過藥力和熱力的雙重作用取得療效,藥液中的藥物離子在熱能的作用下,通過皮膚黏膜進入血液直達病變處,能夠營養局部皮膚和血管,加速改善下肢疼痛、酸脹等癥狀,同時40~42℃的恒溫藥液持續刺激,使下肢靜脈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和回流緩解血管痙攣,能夠使患者全身血氣通暢,所以中藥泡腳也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但是患者需要控制泡腳時間,最好泡腳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