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肚子中間有個疙瘩可能是腹部淋巴結腫大、腸蛔蟲癥、脂肪瘤、臍疝、腹壁囊腫等原因引起,出現該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并通過藥物治療、手術等方法治療。
1、腹部淋巴結腫大:
可能由于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腹部淋巴結發炎腫大,在腹部可摸到腫大的淋巴結,一般伴有腹痛、發熱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阿奇霉素顆粒等抗生素藥物治療,同時需要多喝水,每日飲水量在1000毫升左右,以促進身體恢復。
2、腸蛔蟲癥:
如果寶寶感染了蛔蟲,蛔蟲在腸道內聚集形成蛔蟲團,可能在腹部摸到腫物,蛔蟲團可引起腹痛、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鹽酸左旋咪唑片、阿苯達唑片、甲苯咪唑片等藥物治療,同時還應加強寶寶的衛生工作,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每次洗手時間不少于兩分鐘,避免再次感染蛔蟲。
3、脂肪瘤:
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可能由于寶寶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脂肪組織異常增生形成,一般生長緩慢,質地柔軟,可活動。如果脂肪瘤較小,不影響寶寶的生活和健康,可以觀察隨訪。如果脂肪瘤較大或生長迅速,可在醫生操作下,通過脂肪瘤切除術治療,術后應定期使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擦拭消毒處理,可以防止感染。
4、臍疝:
寶寶臍部的腹壁組織比較薄弱,當寶寶哭鬧、咳嗽等使腹壓增加時,腹腔內的腸管等臟器通過臍環突出形成臍疝,肚臍處出現柔軟的突出腫物。在此期間,可以使用臍疝帶進行局部壓迫,減少疝內容物突出。如果臍疝的直徑比較大,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手術治療。
5、腹壁囊腫:
可能是由于胚胎發育過程中,腹壁組織的某些部分異常發育形成囊腫,囊腫內可能含有液體或半固體物質,當囊腫增大時可觸及腹部腫物。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囊腫切除術治療,術后應加強皮膚部位的護理,每間隔1~2天更換一次敷料。
如果發現一歲寶寶肚子中間有個疙瘩,家長不要驚慌,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腫物的性質。平時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預防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