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是中醫經絡系統的核心,其體表分布具有明確的規律。
一般手足三陽經分布于四肢外側,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后;手足三陰經則布于四肢內側,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頭面部,陽明經行于面額,太陽經走于面頰頭頂,少陽經循行于頭側。軀干部,手三陽經行于肩胛,足三陽經中,陽明經居前,太陽經居后,少陽經位于側;足三陰經則均行于腹面。
在四肢部位,陽經主要走行于外側,而陰經則走行于內側。具體而言,陽明經位于前緣,少陽經占據中線,太陽經處于后緣。相對應地,太陰經在陰經中居前,厥陰經在中,少陰經在后。頭面部是諸陽經交會之處。陽明經主要分布于面部和額部,太陽經則橫跨面頰、頭頂及枕項部,而少陽經則主要走行于耳顳部。足厥陰肝經也上達巔頂。在軀干部,手三陽經主要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陰經從腋下走出。足三陽經中,陽明經行于胸腹面,太陽經行于背面,少陽經則走行于側面。足三陰經在腹面的排列順序為足少陰、足陽明、足太陰、足厥陰。
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