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確實屬于病毒性傳染病。它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麻疹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或母嬰途徑傳播。患者在感染后會經歷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眼結膜炎及皮膚丘疹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肺炎、腦炎等并發癥。
麻疹的病程中,病毒會在體內大量復制,導致全身各組織器官受損。治療麻疹時,患者應臥床休息,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繼發感染。治療上以對癥支持為主,如高熱時可給予小量退熱劑,劇咳時用鎮咳藥等。
在藥物治療方面,可采用以下措施:
1、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顆粒、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能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癥狀。
2、抗組胺類藥物:如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可緩解皮膚瘙癢和過敏反應。
3、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用于降低體溫,防止高燒引起的并發癥。
此外,預防麻疹的關鍵在于提高免疫力,可通過主動免疫如接種麻疹疫苗,或被動免疫如給予免疫血清球蛋白來實現。同時,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以及加強麻疹的監測管理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綜上所述,麻疹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傳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