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臭可能與個人衛生不良、濕疹、毛囊炎等原因有關,患者可通過日常護理、局部用藥等方法治療。
1、個人衛生不良: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而導致身體大量出汗,未及時對耳朵后面進行清洗,可能會使污垢長時間堆積,引起局部發臭。可使用溫水清洗耳朵后面的皮膚或者堅持每天洗澡,洗澡時注意揉搓耳朵后面的皮膚,可改善耳朵的衛生情況,減少局部異位。
2、濕疹:
濕疹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瘙癢性皮膚病,若耳朵后面的皮膚長時間浸潤,容易滋生大量細菌從而誘發皮膚的炎癥反應,使患者出現紅色丘疹、小水皰、破潰、糜爛、臭味等癥狀。患者可遵醫囑使用紅霉素軟膏、爐甘石洗劑、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治療。
3、毛囊炎:
若耳朵后面的皮膚出現輕微破損,感染細菌后可累及毛囊使其發生炎癥病變,臨床表現為以毛囊為中心的紅色丘疹,并伴有局部破潰、瘙癢等癥狀,如果破潰后未及時處理會引起異味、發臭等表現。患者可配合醫生局部涂抹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藥物治療。
除上述常見的原因,也可能與脂溢性皮炎、皮脂腺囊腫、癤腫等原因有關,若患者無法自主明確病因,可前往醫院檢查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