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腰疼、有褐色分泌物可能是正常現象,也不排除是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先兆流產、異位妊娠等原因導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1、正常現象:
在孕早期,受精卵在著床的過程中,通常會對子宮內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引起少量出血,少量血液伴隨分泌物排出體外,形成褐色分泌物,而且隨著子宮的增大對局部組織造成壓迫,還會出現腰痛的情況,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需要特殊治療。應注意個人衛生,使用溫水清洗外陰,防止感染。也可以對腰部進行順時針按摩,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宮頸炎:
當細菌侵入宮頸引起感染,使其發生充血和水腫,對局部造成刺激,容易出現腰部疼痛,還會伴有分泌物增多,可以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顆粒、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治療,可以選擇飯后半小時服用藥物,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3、子宮內膜炎:
致病菌突破宮頸的防御,侵入子宮內膜,引起炎癥反應,長時間的炎癥刺激容易引起陰道出血,血液在陰道內存留的時間過長,發生氧化變為褐色,引起褐色分泌物,還會伴有腰腹部酸痛、惡心等癥狀,可遵醫囑服用羅紅霉素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鹽酸環丙沙星片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期間應注意多喝水,促進藥物的代謝,減少不良反應。
4、先兆流產:
可能是生殖器異常、內分泌異常等原因引起,影響到胚胎的著床發育從而導致流產,首先會出現陰道流血,量比較少,多為暗紅色或血色白帶,還會伴有腰部疼痛,此時應注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并遵醫囑服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保胎靈膠囊等藥物治療。服用藥物時可以選擇溫水送服,以免破壞藥物成分。
5、異位妊娠:
主要是避孕失敗、輸卵管炎癥或感染導致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的部位著床發育,通常會有不規則陰道出血色暗紅,量少,腰腹部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造口術等方式治療。術后需要做好傷口清潔衛生,定時消毒換藥。
日常生活中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清水清洗外陰部,避免感染,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蘋果、西蘭花、香蕉等,保持大便的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