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型感冒有5大表現特征的說法并不準確,胃腸型感冒的主要癥狀包括消化系統癥狀、全身癥狀。
1、消化系統癥狀
嘔吐:由于胃部受到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質的刺激,胃體肌肉收縮,導致胃內容物排出體外。
腹瀉:腸道受到刺激后,分泌物大量增加,影響吸收功能,造成腸腔內的水分過多,加上腸蠕動增加,排出的大便多為稀便或水樣便。
腹痛:腸蠕動較正常時加倍增快會引起疼痛,或者腸壁上的黏膜因發炎而紅腫痛,盡管紅腫看不見,但可以明顯感覺到疼痛。
2、全身癥狀
發熱:上呼吸道感染會引起體內免疫系統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導致體溫升高。
肌肉酸軟:持續腹瀉會導致人體缺乏營養物質來源,使肌肉出現乏力、酸軟等不良反應。
頭暈、頭痛:與發熱和體內炎癥反應有關。
鼻塞、流涕:上呼吸道黏膜受到炎癥疾病影響,導致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及組織液滲出。
對于胃腸型感冒的治療,首先應以休息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另一方面還要讓胃腸充分休息。具體治療方法包括:
1、補液治療:若已經出現脫水癥狀,可進行靜脈補液治療,以維持電解質平衡。
2、止瀉治療:腹瀉嚴重者可服用止瀉藥物。
3、退熱治療:對其發熱等感冒癥狀應給予退熱、物理降溫等對癥支持治療。
預防胃腸型感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具體見圖。胃腸感冒雖然常見,但只要我們了解其特征、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減少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