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腹膜炎,又稱為自發性腹膜炎,指的是腹腔內無原發疾病或損傷而發生的細菌性腹膜炎。其病因多樣,主要包括血行感染、上行性感染、直接擴散以及透壁性感染。
1、血行感染:
當身體其他部位存在感染時,病原菌可通過血液循環播散至腹腔,引發腹膜炎。常見的如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都可能成為血行感染的源頭。
2、上行性感染:
女性生殖系統的炎癥,特別是盆腔炎癥,可能通過輸卵管直接向上蔓延至腹腔,導致腹膜發炎。這種情況在女性患者中較為常見。
3、直接擴散:
如果腹部有損傷或者手術切口,外界的細菌可能直接通過這些傷口進入腹腔,引起感染。此外,腹腔內的臟器如發生破裂或穿孔,也會使腹腔直接暴露于細菌之下。
4、透壁性感染:
某些情況下,腸道內的細菌可能透過腸壁進入腹腔,尤其是在腸道缺血、壞死或者存在潰瘍的情況下,這種風險顯著增加。
5、免疫力下降和藥物因素:
免疫力下降,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患有慢性疾病或者營養不良等,都會增加患原發性腹膜炎的風險。此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進而引發腹膜感染。
原發性腹膜炎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因、病原菌種類以及患者的整體狀況。合理的抗生素治療是關鍵,同時應重視支持治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