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可能是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肛裂等疾病導致,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
1、細菌性痢疾:本病的發病原因通常與感染志賀菌屬細菌有關,患病后可導致腸道內黏膜受損,有可能會引起膿血便,有些患者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頭孢克肟分散片、鹽酸環丙沙星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
2、潰瘍性結腸炎: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原因有可能會引起潰瘍性結腸炎,患病后可導致結腸黏膜發生潰爛,引起大便帶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腸炎寧膠囊、復方仙鶴草腸炎片等藥物治療。
3、肛裂:久坐或者不良排便習慣,有可能會引起肛裂。患病后會導致肛門部位的皮膚發生嚴重的裂傷,當大便通過時可能會夾雜血液。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高錳酸鉀溶液、硝酸甘油軟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治療。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原因以外,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引起,可通過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等方式治療,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