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的途徑通常有性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播、間接傳播等,所以在日常需要做好護理工作。
1、性接觸傳播:
支原體是自行繁殖而不需要寄生于其他生物細胞的最小微生物,會引起支原體感染。使患者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對自身的健康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由于泌尿生殖系統環境是支原體生存的理想環境,所以生殖道是支原體感染的多發部位,會通過性接觸傳播。
2、呼吸道傳播:
感染者的鼻咽喉氣管分泌排出,一般會經口鼻分泌物與痰的飛沫而傳播。
3、間接傳播:
通過接觸帶有支原體的衣物、牙刷或浴室等公共環境中沒有做好衛生消毒工作,使人與病原體產生接觸,則容易被感染。
除以上常見途徑以外,還有產道感染等,新生兒會經生殖道分娩而出,如果母親患有尿路感染的情況,生殖道內則可能有支原體生存,此時就容易經母嬰途徑進行傳播。如果被感染,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比如阿奇霉素分散片、羅紅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需要嚴格遵從醫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