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帶血成粘狀可能是過敏、急性腸炎、腸套疊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灌腸復位等方法治療。
1、過敏:
部分過敏體質的嬰兒,有可能會對食物中的蛋白質、乳糖等過敏,所以在喝奶之后有可能會出現腹瀉、大便中帶血、大便粘稠等癥狀,在確診之后應當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一般情況通過食物調整癥狀即可得到緩解。
2、急性腸炎:
通常與細菌感染有關,患者的腸道黏膜受到細菌的感染時,往往會引發局部炎癥,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有可能會出現粘液血便、腹痛、發熱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蒙脫石散等藥物治療。
3、腸套疊:
是部分腸管和腸系膜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而引發的疾病,多發于兩歲以下的兒童,患者會出現腹痛、腹部腫塊、血便等癥狀,如果癥狀不是特別嚴重可以在B超監視下通過水壓灌腸、空氣灌腸等使發生套疊的腸道復位,如果癥狀比較嚴重,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腸套疊復位術、腸切除吻合術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與腸道穿孔等有關,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嬰兒出現了不適的癥狀應當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就診,并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才有利于病情的控制與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