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臨床上指癌癥,鼻咽頂后壁結節是癌癥的概率通常是0.2%~0.5%。
鼻咽頂后壁結節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考慮與細菌感染、囊腫等因素相關,此類疾病均會導致鼻咽頂后壁出現大小不同的結節,也會對周圍組織造成刺激與壓迫,主要表現為頭痛、聽力下降、鼻出血等癥狀。如果該部位患有癌癥,隨著腫瘤體積的不斷增大,進行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相關影像學檢查時,局部會有結節,經過目前研究,此現象是癌癥的概率通常為0.2%~0.5%。
如果出現鼻咽頂后壁結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比如血常規檢查、鼻咽鏡檢查、病理檢查等,以便明確具體的原因。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抗生素藥物治療,囊腫引起的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囊腫切除術治療。癌癥因素引起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方法治療,常用的化學治療藥物有順鉑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