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還是感覺餓可能是進食量過少、從事重體力勞動、慢性胃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一旦身體出現異常癥狀,需要立即就醫。
1、進食量過少:
如果吃飯的時候攝入的量比較少,或者沒有吃主食,也可能會出現吃完飯仍然感覺到餓的情況。可以增加進食量,能夠緩解此癥狀。
2、從事重體力勞動:
如果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機體的代謝率會比較高,因此對能量的消耗也比較大,如果攝入的食物不足,可能會導致機體所能利用的能量減少,出現上述不適癥狀,可以適量的增加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玉米、饅頭等,有利于緩解癥狀。
3、慢性胃炎:
此疾病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患病后胃蠕動比較快,胃排空的速度也比較快,會使患者容易出現饑餓感。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鋁碳酸鎂片、枸櫞酸鉍鉀膠囊、香砂養胃丸等藥物治療,建議在飯后1~2小時服用。
4、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患有該病后,患者血清中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代謝加快,因此會出現吃完飯之后還餓的情況,還可能會伴有心慌,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甲巰咪唑片、甲亢靈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藥物治療,餐后半小時使用溫水送服即可。
5、糖尿病:
由于體內糖代謝紊亂,導致身體內的激素水平紊亂,也會使胰島素的分泌異常,容易出現吃飯之后還是餓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卡波糖片、鹽酸羅格列酮膠囊、鹽酸二甲雙胍片等藥物治療,藥物可以選擇在飯后使用溫水吞服,能夠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日常生活中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同時也要注意多休息,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