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舌苔一般表現為舌苔厚、白膩或黃膩,常由濕邪外感以及脾虛引起,一般可以通過飲食調理和藥物調理改善。
濕氣重是指濕邪蘊結于體內導致身體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經脈氣血不通暢而出現的癥狀。濕氣重會有很多的表現,常見的有食欲不振、困倦乏力、四肢沉重等癥狀,常由于濕邪外感以及脾虛引起。濕邪外感一般是長期居住在過于潮濕的環境中,就會導致體內濕氣重。另外,夏季空氣潮濕,雨水過多,濕氣較重,如果淋雨,患者也容易出現體內濕氣重的現象。脾虛會導致濕氣重是因為脾是運化水液的主要臟腑,當脾胃因為平素飲食太過油膩、抽煙飲酒、吃過量生冷的食物或者情志不暢而虛弱時,濕氣就會困厄脾胃,停于體內,造成體內濕氣重。濕寒重的患者舌苔厚、白膩,而且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同時還會伴有頭部昏沉、大便糖稀、尿頻、尿急、尿不盡以及關節酸痛等情況。濕熱重的患者舌苔厚、而且黃膩,并且口臭、口苦、口黏膩、口舌生瘡等現象,同時還會出現小便黃赤、大便干結或黏膩,而且臭味比較大等情況,患者也可能伴發濕疹、腳氣等癥狀。一般可以通過飲食調理,濕氣重的患者應該多吃清淡、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冬瓜、黃瓜等。盡量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脾胃運化失調,造成濕氣蘊積腸胃。可多食用具有化濕、祛濕、利尿等功效的藥物,包括茯苓、豬苓、蒼術、五加皮或者藿香正氣水、五苓膠囊等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