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接診了一位34歲的男性患者,患者自述,這幾天總是感覺發(fā)冷、全身無力,測量體溫發(fā)現是發(fā)熱引起的,對于身體狀況很擔心,想吃中藥進行改善,但是不知道該怎么選擇,于是來醫(yī)院就診。
有哪些中藥能夠退熱,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我在這里做一下詳細講解。
這些中藥都能退燒:
1、板藍根:該藥物味苦,性寒,歸心經和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以及利咽的功效,可以用于外感發(fā)熱、溫病初期等病癥的治療。
2、葛根:是一種植物類中藥材,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以提升體內陽氣,可以改善表癥發(fā)熱。
3、柴胡:此藥物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以及生舉陽氣的功效,體溫升高時要用此藥物進行治療。
退熱小妙招:
1、用溫水擦拭:可以用毛巾蘸取40℃左右的溫水,擦拭手心、腳心、前胸后背以及腹股溝等部位,需要輕輕擦拭,不要過于用力,以免導致皮膚破損,2~3小時擦拭一次,水分蒸發(fā)能夠帶走體表的熱量,使體溫下降。
2、貼醫(yī)用冷敷貼:可以在額頭或前胸貼醫(yī)用冷敷貼,一般是2~4小時更換一次。貼醫(yī)用冷敷貼前需要先清潔皮膚,能夠確保醫(yī)用冷敷貼更好的與皮膚貼合,防止使用過程中掉落。
應用中藥治療疾病期間,不能盲目更改劑量和用法,還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