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就是經常所說的耳朵里的耵聹,是外耳道耵聹腺分泌出的代謝產物,另外一種就是耳后皮膚或者是耳廓皮膚上面的污漬,可由外界的灰塵、自身分泌的油脂等組成。
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及粘附灰塵、昆蟲等作用,可在咀嚼、張口等下顎關節運動中自行脫落并排出,不需要進行任何的處理。如果由于耳垢太大,堆積在外耳道,就可能會形成耵聹栓塞,引起耳痛、聽力減弱等不適,出現此類情況應當到醫院由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處理,不可自行處理,以免引起感染。日常生活中切忌以牙簽、發夾等尖銳硬物插入耳內,避免挖耳而將細菌帶入外耳道及中、內耳。
由污漬組成的耳垢主要是由于平時個人衛生差,造成皮膚的清潔度降低所造成的,只需要平時洗臉或者洗浴的時候,局部注意清潔,無需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