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息肉的癥狀表現主要有便血、息肉脫出等。
肛門息肉是指發生在直腸黏膜或者肛管上的帶蒂的隆起性病變,是常見的良性腫瘤。產生息肉的主要原因包括飲食不當、家族遺傳、感染、損傷等。根據病理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腺瘤性(新生物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癥性息肉、化生性(增生性)息肉以及黏膜肥大性贅生物。
主要臨床表現為便血、腸道刺激癥狀、偶有較大的息肉會隨排便而脫出肛門。肛門息肉以手術治療為主,醫生會根據患者息肉類型、大小、數目、病理性質等決定治療方案。另外個別患者術后容易復發,需進行多次手術。而藥物治療主要用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治療,主要選擇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洛索洛芬鈉等。
患者術后應注意休息1~3天,避免勞累和重體力勞動。術后還要遵醫囑禁食幾天,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后,可遵醫囑進少許流食,隨后進半流食,然后過渡到容易消化的少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