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癥,一種由于血液在靜脈內異常凝結而導致的疾病,嚴重時可威脅生命。以下幾類人群尤需警惕此病癥的發生:
1、靜脈壁損傷者。創傷、手術或感染等因素可能導致靜脈壁受損,這類人群更易形成血栓。例如,經歷過骨折、穿刺損傷的患者,其靜脈壁受損的風險顯著增加。
2、血流速度緩慢者。久病臥床、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久坐不動,都會使血流速度減緩,增加血栓形成的幾率。特別是術后康復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長期臥床者,需要特別注意。
3、血液高凝狀態者。妊娠、產后、長期服用避孕藥或存在腫瘤等情況,都可能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此外,部分患者由于遺傳因素,也面臨較高的血栓風險。
對于上述高危人群,預防是關鍵。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外,醫生還可能會推薦抗凝藥物來降低血栓風險。但請注意,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私自用藥帶來的風險。
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癥狀可能包括局部疼痛、發紅、腫脹等。若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以便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醫學檢查,是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