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一般是頸部,頸部感覺很不舒服但又不痛考慮是受涼、肌肉勞損、慢性單純性咽炎、頸椎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原因引起,可在醫生明確病因后通過熱敷、按摩按摩、口服藥物等方法改善。
1、受涼:
如果長時間處于寒冷環境中,沒有做好頸部保暖護理工作,冷風過度的刺激可導致頸部血管以及肌肉痙攣,出現頸部不適的癥狀。可以將溫水倒在熱水袋中對患處進行熱敷,每次持續10~15分鐘,有助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不適。
2、肌肉勞損:
如果長時間進行頸部活動,可能會導致頸部肌肉超負荷運動,引發肌肉缺血、缺氧,出現頸椎不適的癥狀。可以用手輕輕的揉捏頸部肌肉,每次持續15~20分鐘,每天進行2~3次,有助于放松肌肉,緩解疲勞。
3、慢性單純性咽炎:
若長期吸煙或大量飲酒,有害物質不斷的刺激會導致黏膜下腺體過度增生、肥大,從而引發慢性炎癥反應,出現頸部不適以及咽干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咽炎片、清喉利咽顆粒、銀黃含片等藥物改善。這些藥物可選擇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造成的刺激。
4、頸椎病:
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頸椎各結構會發生衰變,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會造成頸后部肌肉韌帶組織勞損,出現頸部不舒服、僵硬等癥狀。需要遵醫囑服用頸復康顆粒、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緩解。這些藥物可選擇在飯前一小時服用,以便使藥效發揮更好的療效。
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考慮與甲狀腺激素產生過多引起,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存留在體內無法及時排出,會造成甲狀腺腫,進而對周圍氣管或食管組織造成壓迫,引起頸部不適。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巰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益康膠囊等藥物治療。服用這些藥物期間每天飲水量應滿足2000毫升。
不管是因為哪種原因引起,治療期間都應積極配合醫生,保持心態平和,避免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