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是導致月經不調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癥狀表現多樣,給女性的生理健康帶來一定影響。以下是血瘀型月經不調的主要癥狀:
1、月經周期紊亂
周期延長或縮短:血瘀可能導致月經周期失去正常的規律性,有的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周期超過35天,甚至數個月才來一次;而有的則可能短于21天,周期極不穩定。經期延長:月經周期超過7天以上,且伴隨下腹疼痛或腰酸背痛。由于血瘀阻礙了氣血的正常運行,影響了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脫落和更新。
2、月經量異常
經量減少:血瘀型月經不調的患者會出現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并且時間比較短,一般只能維持兩到三天。
經量增多:血瘀可能導致血液凝固功能障礙,出現出血不止的情況,導致陰道流血量多于正常月經量,且伴有大量的血塊。
3、月經顏色質地改變
顏色暗淡:血瘀型月經不調的經血顏色通常較暗,多為紫暗色甚至黑色,質地稠厚。這是由于血液瘀滯,失去了新鮮血液的鮮紅色和流暢性。
有血塊:經血中出現血塊是因為血液在子宮內淤積時間較長,凝結而成。
4、痛經
疼痛特點:在月經期間,下腹會出現刺痛或脹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按壓時疼痛加劇。因為血瘀阻滯,經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疼痛程度:痛經可能伴隨整個經期,且程度較重,有的女性甚至會因為疼痛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5、全身癥狀
面色晦暗:血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面色會變得晦暗無光。
口唇紫暗:由于體內的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舌部毛細血管血液淤積,使舌質呈現紫色,常見于舌體中部或兩側邊緣。
皮膚粗糙:血瘀導致皮膚失去充分的血液營養,皮膚顏色發黑,嚴重的會出現肌膚甲錯,即皮膚出現嚴重的角質化,變得像魚鱗一樣。
調理建議
及時就醫:對于出現月經不調癥狀的女性,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采用活血化瘀等方法進行調理。
中藥調理:患者可考慮使用溫經止痛膏治療,此藥物融合了當歸、肉桂、丹參、延胡索等多種珍貴中藥材,通過直接貼敷腹部特定穴位,即神闕穴(肚臍眼)、關元穴和兩側的歸來穴,藥物能夠迅速滲透肌膚,直接作用于人體,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痛經等不適。同時患者還可考慮搭配口服藥物治療,如益母草顆粒、烏雞白鳳丸等。
生活調理: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放松心情,不能吃生冷食物,避免吹風、受涼。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