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其在血液中的正常比例通常為0.5%~5%。當嗜酸性粒細胞占比達到12%時,屬于輕度升高,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并不嚴重。
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殺傷細菌、寄生蟲的功能,是免疫反應和過敏反應中極為重要的細胞。其比例升高往往與某些疾病相關,其中以過敏性疾病最為常見,如支氣管哮喘、濕疹、蕁麻疹等。當這些疾病得到治療并痊愈后,嗜酸性粒細胞的比例通常會恢復正常。除了過敏性疾病,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升高還可能見于其他一些情況,如血管神經性水腫、寄生蟲病、以及某些皮膚病如銀屑病等。這些情況下,嗜酸性粒細胞的比例升高可能是身體對疾病的一種正常反應。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的比例持續升高,甚至達到較為嚴重的程度,那么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更為嚴重的疾病,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等。這時,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并及時進行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考慮使用一些藥物來調節免疫系統,從而降低嗜酸性粒細胞的比例。但具體的藥物選擇和用量,必須根據醫生的指導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