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的后果:
黃疸是指由于膽紅素帶血異常所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患者出現皮膚、鞏膜或黏膜被黃染的一種病癥。黃疸可以被分為生理性黃疸以及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是不會有太嚴重的后果,大概1個禮拜左右就會自行消退。但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治療不及時后果都比較嚴重,如細胞性黃疸可能會引發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梗阻性黃疸可能會引起腫瘤以及膽道蛔蟲等疾病。所以患者在被確診為黃疸后應該及時治療,避免出現其他嚴重后果。
黃疸的治療:
1、如果是新生兒黃疸,在寶寶出現黃疸后可以暫時觀察2天左右,期間需要經常給孩子喂白糖水,讓寶寶及時將胎便排出,同時還可以每天兩次、每次20分鐘的帶著寶寶曬太陽。如果兩到三天后寶寶癥狀依舊沒有任何消退,則需要及時就醫。
2、如果患者是溶血性黃疸,在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應該給予適當的輸血治療。
3、如果是肝壞死、肝細胞變性原因導致的黃疸,應該使用1~2種肝保護藥物治療。
4、如果是中毒性肝炎導致的黃疸,則應該使用熊去氧膽酸以及強的松等藥物進行治療,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飲食注意:
1、患者患有黃疸后,需要馬上進行隔離治療,而且要將患者的碗碟等餐具用品在使用前后均使用開水浸泡消毒處理。
2、患者的飲食應該以清淡、高糖、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平時可以多喝一些白糖水,但是諸如蒜蔥姜、丁香、蔥、辣椒、榨菜等這些用于食物調味的東西都應該暫時停止食用。
3、如果是剛剛出生的新生兒患黃疸,提倡母乳喂養為佳。但是注意一旦患兒是母乳性黃疸應該暫停食用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