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術后的病人,吸痰護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關乎患者的呼吸道通暢與康復進程。正確的吸痰操作能有效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恢復。
氣管切開后,患者呼吸道直接與外界相通,容易引發感染。因此,吸痰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護理人員需穿戴整潔的隔離衣、戴口罩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避免交叉感染。吸痰前,應給予患者充分的吸氧,以提高其血氧飽和度,防止吸痰過程中因缺氧而導致的不良事件。吸痰時,動作應輕柔、迅速,每次吸痰時間不宜過長,通常不超過15秒,以減少對患者的刺激。為了稀釋痰液,利于排出,可以給予患者霧化吸入。常用的霧化藥物有氨溴索、糜蛋白酶以及慶大霉素等,這些藥物能有效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纖維,降低痰液黏度,使之更易于咳出或吸出。
在吸痰護理中,還應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特別是呼吸和心率的變化,以便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保持氣管切開處的清潔與干燥,定期更換敷料,防止感染。對于不能自行咳痰的患者,應定時為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為患者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松動和排出。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減輕其焦慮和不安情緒,有助于痰液的順利排出。氣管切開病人的吸痰護理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