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檢查是評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檢測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水平,可以有效判斷肝臟是否受損及損傷程度,對于及時發現并治療肝臟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臟細胞中,當這些細胞受損時,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清AST水平升高。因此,AST檢查是診斷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以及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的重要手段。
導致AST水平異常的原因有多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
1、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導致肝細胞受損,AST釋放增多。
2、酒精性肝病,長期大量飲酒會損害肝細胞,引起AST升高。
3、藥物性肝損傷,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結核藥、抗腫瘤藥等,可能造成肝臟損害,進而導致AST水平上升。
4、脂肪肝,脂肪在肝臟內過度積累也會損傷肝細胞,引起AST異常。
5、其他情況,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膽道疾病等,也可能導致AST水平的變化。
在進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查時,若結果異常,應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以便準確診斷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患者在檢查前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飲酒,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