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黃疸一般指膽結石、黃疸,需分開進行論述,膽結石的癥狀一般可見腹痛、口干、口苦等,治療為清淡飲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黃疸的癥狀一般可見鞏膜、黏膜、皮膚被染成黃色等,治療為注意飲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膽結石:
膽結石的病因復雜,與很多因素有關,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個人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膽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一種可溶于膽汁、但不溶于水的脂質。當肝臟分泌了過多的膽固醇時,膽汁無法全部將其溶解,多余的膽固醇就析出成為膽固醇結晶。這些微小晶體在膽囊中積聚成塊,逐漸鈣化并形成膽結石。膽結石臨床癥狀一般以腹痛、口干、口苦、噯氣和厭食油膩食物等為主。一般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出現上述癥狀可服用消炎利膽片、膽寧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藥物治療,若癥狀較嚴重可通過手術治療取出膽結石。
2、黃疸:
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患者患病后一般要注意飲食,少吃胡蘿卜、南瓜、西紅柿、柑桔等含胡蘿卜素的食物,同時還可使用茵梔黃顆粒、赤丹退黃顆粒、黃疸茵陳顆粒等藥物治療,嚴重時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除了上述癥狀外,還可能有其他癥狀,如膽結石可見發熱等癥狀,黃疸可見尿黃等癥狀,一般膽結石和黃疸還可通過針灸等方式治療。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針對性處理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