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在臨床上稱為肺大皰,是一種由于肺泡結構的破壞而導致的疾病。
肺大皰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肺泡腔內壓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組織內形成直徑大于1cm的含氣囊腔。體積小的肺大皰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體積大或者多發性肺大皰的患者可表現為胸悶氣短、咯血、胸痛等癥狀。肺大皰常引起自發性氣胸,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做X線檢查、CT檢查明確病因。故一旦確診,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或者預防病情進展。
肺大皰以位于肺尖部及肺上葉邊緣多見,依據其形態及與正常肺組織的關系,常將其分為三型:1、Ⅰ型窄基底肺大皰,突出于肺表面,并有狹窄的蒂部與肺實質相連。常單發,也可見多個大泡呈簇狀集中構成。常見于肺上葉,壁薄,易破裂形成自發性氣胸。2、Ⅱ型寬基底表淺肺大皰,位于肺實質表層,在臟層胸膜與肺組織之間。肺大皰腔內可見結締組織間隔,可見于任何肺葉。3、Ⅲ型寬基底深部肺大皰,結構與Ⅰ型相似,但部位較深,周圍為肺組織,肺大皰可伸展至肺門,可見于任何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