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酮體的代謝特點是在肝內生酮,肝外利用,酮體是乙酰乙酸、β-羥丁酸及丙酮3種物質的總稱,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氧化分解時形成的特有中間代謝物,是在特殊情況下肝臟向外輸出能源的一種特殊方式。
在正常情況下,糖供應充分,機體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脂肪動員較少。血中僅含少量酮體,約0.05~0.85mmol/L(0.3~5mg/dl),腦組織不能氧化脂肪酸,卻能利用酮體,在饑餓、糖尿病、高脂低糖膳食等情況下,酮體生成增加,小分子水溶性的酮體易通過血腦屏障和肌肉毛細血管壁,作為肌肉尤其是腦組織的重要能源,當肝內生酮的速度超過肝外組織利用酮體的能力時,導致血中酮體含量異常升高,稱為酮血癥,此時尿中也可出現大量酮體,稱為酮尿癥,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都是較強的有機酸,當血中酮體過高時,易使血液pH下降導致酸中毒,酮癥酸中毒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治療時除對癥給予碳酸氫鈉片等藥物外,糖尿病人還需要給予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等藥物,以糾正糖代謝紊亂,增加糖的氧化供能,減少脂肪動員和酮體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