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很多人在體檢或者就醫時會被檢查出黃疸。但是,對于黃疸的正常值范圍,很多人卻并不清楚。了解黃疸的正常值范圍,對于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具有重要意義。那黃疸正常值范圍是多少呢?
黃疸主要是通過檢測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來判斷。一般來說,總膽紅素的正常值范圍在3.4μmol/L至17.1μmol/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范圍在0μmol/L至6.8μmol/L。間接膽紅素的正常值范圍在1.7μmol/L至10.2μmol/L。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檢測方法和儀器可能會導致正常值范圍略有差異。此外,新生兒的黃疸正常值范圍與成人也有所不同。
黃疸的常見癥狀:
1、皮膚顏色變化:患者的皮膚會逐漸變黃,從原本的正常膚色變為黃色。
2、鞏膜黃染:鞏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白部分,也會出現明顯的黃染。正常情況下,鞏膜是白色的,但在黃疸患者中,鞏膜會變成黃色。
3、皮膚瘙癢:黃疸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尤其是在黃疸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升高,刺激了皮膚神經末梢,從而引起瘙癢。
黃疸,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長時間連續工作。
2、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
希望本文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點贊收藏,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