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若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以下是久拖不治可能帶來的五大危害:
1、引發貧血
長期便血是痔瘡的主要癥狀之一,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失血量的增加,很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2、加重病情
痔瘡若不及時治療,會從最初的便血、脫出發展成嵌頓、壞死,甚至引發肛周感染,不僅增加治療的難度,還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
3、并發感染
痔瘡可引發肛門部位感染,若擴散開來,還可能形成肛門靜脈菌血癥甚至膿毒血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4、誘發婦科疾病
對于女性患者而言,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致病菌大量繁殖,不慎進入陰道,引發陰道炎、尿道炎等婦科疾病。
5、影響生活質量
痔瘡引發的疼痛、瘙癢等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質量。
因此,痔瘡患者應及時就醫,積極治療。常用的治療藥物有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軟膏和槐角丸等,這些藥物能有效緩解癥狀,促進痔瘡愈合。但需注意,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應改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以預防痔瘡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