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檢查時,醫生常會使用藥物來輔助檢查,主要是為了擴張瞳孔,便于更深入地觀察眼底情況。這類藥物,如阿托品、環戊酮和托吡卡胺等,被稱為散瞳藥。它們能使瞳孔擴大,幫助醫生更清晰地查看眼底和晶狀體,從而準確評估眼睛健康狀況。然而,使用這些藥物后,患者可能會感到不適。
一、散瞳藥物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擴張瞳孔,便于全面觀察眼底情況。
2、緩解眼內肌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可能有助于減輕疼痛并抑制炎癥。
3、在驗光過程中,幫助區分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
二、使用散瞳藥后產生不適的原因可能包括:
1、藥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可能導致眼球刺痛、癢或灼熱感。
2、如果眼表有損傷,藥物可能加劇疼痛。
3、散瞳后眼睛畏光,視近困難,會引起視覺上的不適。
4、部分人群對藥物敏感,可能引發流淚、干澀等癥狀。
5、用藥期間若不注意衛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引發結膜炎等眼部疾病。
為了減少不適感,患者應在散瞳前咨詢醫生,了解注意事項,并在散瞳后避免強光刺激和近距離用眼。如不適感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同時,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護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