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叔叔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腿部摔傷,腿上出現了明顯的腫脹,一個小時后,叔叔的腿部腫脹情況逐漸加重,還影響了正常活動,最終,家人急忙將他送往醫院就診。
醫生在仔細檢查了叔叔的傷勢后,并為叔叔安排了X線檢查,確診叔叔為腿部骨折,建議叔叔手術治療,并出了兩種麻醉方式的建議:局麻和全麻。
面對這兩種選擇卻讓我們倍感糾結,叔叔有些緊張地問道:醫生,局麻和全麻到底有什么區別啊?哪種更安全?
醫生耐心地解釋:局麻主要是通過局部注射麻醉藥物,使手術區域的神經傳導受到阻滯,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它適用于手術范圍較小、疼痛程度較低的手術。
全麻則是通過靜脈注射或吸入麻醉藥物,使患者全身神經系統受到抑制,進入無意識狀態。全麻適用于手術范圍較大、需要較長時間手術。在安全性方面,只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手術需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叔叔聽后,又接著問道:那我這種情況,用哪種麻醉方式更好呢?我腿部骨折,手術應該不會太復雜吧?”醫生考慮了一下,說:“你的手術主要是修復骨折,手術范圍不算大,但可能會有些疼痛。考慮到你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局麻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這樣既可以滿足手術需求,又可以減少全麻可能帶來的風險。
經過叔叔這次患病經歷,我們了解手術麻醉后的注意事項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體位調整:手術麻醉后,為了保證患者的循環和呼吸穩定,減少術后的并發癥,通常會對患者采取去枕平臥6到12小時的措施。
2、早期運動:在術后早期,由于傷口疼痛和骨折部位的穩定性問題,患者需要在家屬協助下在床上進行被動運動鍛煉,進行的關節屈伸、肌肉按摩等活動,運動最佳開始時間為術后的第2日,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局麻和全麻各有優劣,選擇哪種麻醉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手術需求來決定。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麻醉后的注意事項,確保患者的安全和順利康復。希望大家在面對類似情況時能夠理性對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