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疏通順序一般指的是十二經脈疏通順序,一般是按照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再至肺經的順序。
經脈是運行氣血、調節陰陽的主干,是粗大的,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相對來說是位于深層的。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具有網絡的含意、位于淺層、較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整個經絡系統在內連屬臟腑,在外網絡“支節”,把人體聯系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中醫認為,經絡影響著人體氣血的運行和各個臟腑的正常運作,身體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不通身體就會有疼痛。在人體經絡系統中,以十二經脈為主干,又稱為“十二正經”。疏通經絡十二經脈,人體身體運行才能更順暢,更健康。
根據經絡運行規律,傳統醫學將十二經脈劃分三大系列,也比較方便記憶。第一組,走在外側,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第二組,走在內側,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第三組,走在中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所以十二經絡疏通順序一般是按照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再至肺經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