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發生在出生后2-3天。起初,結膜、額頭和其他面部發黃,從第4到第6稍微加重,軀干和四肢也會略微發黃,5天后6天,它會逐漸減少,并在7-10天天后完全消失。 這指的是懷孕期為37——40周(即足月妊娠)的新生兒。對于過早出生的嬰兒(即妊娠少于37周),他們的黃疸會稍后消退,大約需要10-15天才能消失。黃疸的概念
在醫學上,滿月(出生28天)的新生兒黃疸被稱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由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高,皮膚外觀、粘膜和鞏膜黃染色是新生兒最常見的臨床問題。該病具有生理和病理學要點。生理性黃疸是指由膽紅素代謝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出生后2至3天出現,4至6天出現高峰,7至10天消失,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輕微外,除食欲不振外,沒有其他臨床癥狀。
黃疸并發癥:新生兒黃疸的嚴重并發癥是膽紅素腦病。當血清膽紅素嚴重升高或同時存在高危因素時,未結合的膽紅素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導致膽紅素腦病。在出生后第一周更常見,是出生后1至2天內第一個可能的神經癥狀系統。溶血性黃疸發生較早,出生后3至5天發生。早產兒或其他原因大多在出生后6至10天出現。當有早產、窒息、呼吸困難或缺氧時,嚴重感染、低蛋白血癥、低血糖、低溫、酸中毒或體重減輕1.5kg以下,血清膽紅素低于臨界值膽紅素腦病發生。癥狀通常出現在嚴重黃疸高峰后12至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