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術,簡稱胸穿,是一種常用的診療技術。它通過穿刺針進入胸膜腔,抽取胸腔積液或氣體,以達到診斷疾病或緩解胸腔壓力的目的。該技術對于胸腔積液、氣胸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進行胸腔穿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穿刺點和穿刺方法。在操作過程中,需嚴格遵守無菌原則,確保患者的安全。穿刺完成后,通過對抽取的液體或氣體進行化驗分析,可以幫助醫生明確病因,為后續治療提供有力依據。
胸腔穿刺術的應用范圍廣泛,主要包括診斷性穿刺,用于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和病因;治療性穿刺,如氣胸時通過穿刺排氣,減輕胸腔壓力;藥物注射,可向胸腔內注射抗生素、抗腫瘤藥物等,以達到局部治療的目的。常用的注射藥物包括但不限于青霉素、順鉑等,這些藥物在控制感染、抑制腫瘤生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進行胸腔穿刺時,還需注意操作前應向患者詳細說明穿刺的目的和可能的風險,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穿刺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穿刺后應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不適和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抽取的樣本應及時送檢,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醫生需熟練掌握穿刺技術,確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