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覺打呼嚕是否正常取決于具體情況。一般偶爾的輕微打呼嚕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持續的、較重的打呼嚕可能提示潛在的健康問題。
打呼嚕是睡眠中因上呼吸道狹窄使懸雍垂發生振動而發出的鼾聲。新生兒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喂奶后可能會有奶塊淤積在喉部,導致打呼嚕。這種情況通常會在喂奶后將新生兒豎直抱并輕拍其背部后得到緩解。不正確的睡姿,如仰面而睡,可能導致舌根后墜,從而造成咽腔狹窄,出現打呼嚕的情況。調整新生兒睡姿,如側臥,通常可以改善這一現象。
感冒引起鼻塞時,新生兒會用口呼吸,此時也容易出現打呼嚕。先天性喉喘鳴是由于喉部軟組織過度松弛引起的,在吸氣時喉部組織塌陷,喉腔變小,導致打呼嚕。腺樣體肥大、鼻炎、鼻竇炎等也可能引起打呼嚕。
家長應細心觀察,如有持續或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