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晚期并發癥,有以下幾種:
一、墜積性肺炎:主要發生于因骨折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特別是老年體弱和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有時可因此而危及病人生命,應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及早下床活動。
二、壓瘡:創傷骨折長期臥床不起,身體骨突起處受壓,局部血循環障礙易形成壓瘡,最常見的部位有骶骨部、髖部、足跟部。
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多見于骨盆骨折和下肢骨折,下肢長時間制動,靜脈血回流緩慢,創傷所致血液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形成。
四、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瘦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壞死組織殘留和軟組織覆蓋不佳,可能發生感染,處理不當可導致化膿性骨髓炎。
五、損傷性骨化:由于關節扭傷、脫位和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血腫擴大,血腫激化并在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造成嚴重關節活動功能障礙。
六、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內骨折、關節面遭到破壞,又未能修復,骨愈合后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致使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
七、關節僵硬:患肢長時間固定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關節周圍組織中,漿液纖維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發生纖維黏連,并伴有關節囊,致使關節活動障礙。
八、急性骨萎縮:創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痛性骨質疏松。
九、缺血性骨壞死:骨折時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而發生該骨折段缺血性壞死。
十、缺血性肌攣縮:是骨折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骨筋膜綜合征處理不當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