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一般指核磁共振成像,正常情況下,核磁共振成像7~14天能做一次。
核磁共振成像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影像學檢查,主要是利用較強的外部磁場與人體當中的氫原子核,在特定射頻脈沖作用時產生磁共振現象,可應用于全身各個部位的檢查。核磁共振成像是比較安全的影像學檢查,其本身不具有輻射,所以對身體不會造成較大影響,可以在7~14天做一次檢查,但是此時間并不固定,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病情,遵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時間。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的時間比較長,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以及頭暈不適感,一般在檢查結束后這種不良反應會消失,因此不需要做特殊治療。而且在做此項檢查時也無需過度焦慮和擔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