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腫多發生于外傷后三周以上。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指顱內出血血液積聚于硬腦膜下腔。一般在外傷后三周以上開始出現癥狀,位于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多發生于小兒、老年人及中重度腦外傷的青年人,一般會出現頭痛、嘔吐、復視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記憶障礙、偏癱、失語等。通常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鉆孔沖洗引流術、前囟硬腦膜下穿刺術、骨瓣開顱慢性硬膜下血腫清除術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通過手術清除血腫,達到治療目的。
慢性硬膜下血腫如果發生感染,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進行藥物治療,如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患者在病期及恢復期還應注意均衡飲食,補充營養,可以選擇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