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一層一層的脫皮,可能是因為剝脫性角質松懈癥、慢性濕疹、足癬等原因所引起,患者可通過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等方式改善。
1、剝脫性角質松懈癥:
該疾病是一種發生在手掌或足底部的點狀、片狀淺表剝脫性皮膚病,皮損初期可表現為針頭大的白點,之后可逐漸向四周擴大,出現自燃破裂或者經撕剝成為薄紙樣鱗屑的表現,患者大多無瘙癢感和疼痛感。可遵醫囑局部涂抹尿素軟膏、水楊酸軟膏等藥物改善,必要時還可聯合口服維生素A軟膠囊、維生素B1片等藥物改善皮膚狀態。
2、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是因多種原因所導致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由于腳長時間處于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可能會誘發慢性濕疹,從而出現紅色丘疹、小水泡、脫皮、結痂、干燥等皮膚損害。患者可遵醫囑涂抹爐甘石洗劑、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改善。
3、足癬:
足癬是由皮膚癬菌所引起的一種足部皮膚真菌感染,通常發生在足底與腳趾間,患者可出現水泡、角質增生、脫皮、干裂等癥狀。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復方酮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藥物治療。
除上述較為常見的原因外,也可能是因為掌跖膿皰病所導致。患者伴有其他癥狀時,可前往醫院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