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壓瘡可導致患者骶尾部出現紅斑、水腫、水皰、滲出、糜爛、結痂等癥狀。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由于骶尾部皮膚軟組織相對較少,骨骼突出明顯,在重力作用下就會導致出現壓瘡,可導致患者骶尾部發生顏色改變,出現紅斑,按壓變色部位不會變白,還會出現水腫、水皰等,水皰破潰會導致液體滲出、糜爛,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結痂現象,有些患者癥狀加重會導致傷口周圍出現壞死組織或腐肉,形成竇道,嚴重者可引發感染,導致敗血癥。
出現骶尾部壓瘡需要積極治療,可以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涂于患處,并用無菌輔料覆蓋創面,疼痛明顯時口服止痛藥,如布洛芬緩釋片等,必要時通過手術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幫助傷口愈合。
日常生活中要預防壓瘡,可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大小便后及時清理,更換寬松柔軟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