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心肺復蘇進行5個循環后可以評估效果,每個循環包括30次胸外按壓和2次人工通氣,胸外按壓與通氣比率為30:2,按壓與放松時間比為1:1,按壓的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為5-6cm,按壓部位是位于兩乳頭連線與胸骨正中的連接處,相當于胸骨中下1/3的位置。
心肺復蘇有效的指標首先是患者的意識轉清,可以簡短回答問題,以及四肢可以做出遵指令運動。其次,患者的自主心率恢復,可以觸及大動脈的搏動,以及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可以看到規律的自主呼吸。最后,患者的瞳孔由散大變為縮小,出現對光反射,同時面色由蒼白,重新變得紅潤。若達到以上標準,提示患者心肺復蘇成功。如果身邊有自動除顫儀,可以聯合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一起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復蘇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