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寒體質可通過應用祛濕和驅寒藥物、艾灸、鍛煉身體等方式祛濕寒。
常見祛濕藥物包括薏米、陳皮、黃柏、蒼術等,均有一定祛濕作用,臨床可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藥物,頭部濕氣重可使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緩解頭暈、頭重、頭腦不清醒等癥狀。脾胃濕氣重可予以平胃散加減治療,緩解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口中黏膩等癥狀。附子、細辛等驅寒藥物配合祛濕方劑同時使用,能有效祛除體內寒濕。在關元穴、中脘穴、豐隆穴、足三里穴等處進行艾灸也可達到祛濕寒的效果。鍛煉身體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的正常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濕寒體質主要是由于陰邪內盛,可出現頭昏沉重、胸悶、食欲差、惡心、腹瀉、大便黏、小便不爽等癥狀,調理也主要以祛濕驅寒為主,除了以上的方法還可采用中藥熏蒸、拔罐等方法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