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的藥物治療:
拉肚子也就是腹瀉,根據病因的不同,治療方法略有不同;首先都需要對腹瀉這個癥狀進行治療,可以服用止瀉藥物,如蒙脫石散;根據病原體的不同,再相對選擇藥物。
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需要通過便檢,選擇對敏感菌有針對性的抗生素,臨床上較常用具有廣譜抗生素沙星類,如諾氟沙星等;對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多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就可以自愈,只需對腹瀉進行治療,同時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再有就是由于腹瀉引起的脫水的對癥治療,可以通過口服補液鹽進行補水。對于嚴重的脫水,需要進行靜脈注射糖鹽水矯正。對于食積停滯引起的腹瀉,在止瀉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調理腸胃,可以服用益生菌或雞內金散等。
臨床表現:
1、急性腹瀉,一般病程在2到3周之內,可分為水樣瀉和痢疾瀉,前者糞便不含血或膿,腹痛較輕。后者有膿血便,常伴有腹部絞痛。腹瀉嚴重,還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及發燒等癥狀。
2、慢性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每日排便在三次以上變稀或不成形。有時伴黏液膿血,持續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到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因病因不同可伴有腹痛,發熱,消瘦,腹部包塊等癥狀。
生活調理:
首先,注意身體的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避免受涼加重腹瀉癥狀。
其次,飲食上多攝入易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粥、饅頭、水果泥、瘦肉泥等。
再次,飲食上避免甘甜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攝入,如肥肉、海產品、年糕、辣椒、過酸性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