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嬰幼兒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它屬于免疫系統疾病的范疇,其發病機理與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密切相關。
川崎病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持續高熱、多形紅斑樣皮疹、球結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腫和頸部淋巴結腫大等。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是由于患者體內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導致全身中小血管發生炎癥性病變。
在治療方面,針對川崎病的免疫異常,醫生通常會采用以下藥物:
1、阿司匹林:作為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不僅具有退熱作用,還能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從而減輕血管炎癥。
2、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迅速降低體溫,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免疫功能、中和毒素有關。
3、糖皮質激素:在部分對阿司匹林和丙種球蛋白治療無反應的患者中,醫生可能會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以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
此外,川崎病的治療還包括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如補充液體、保護心臟功能等。由于川崎病可能導致嚴重的冠狀動脈并發癥,因此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通過綜合治療措施,大多數川崎病患者能夠康復,但長期隨訪和監測仍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