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茸又稱臍息肉,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后臍部出現的櫻紅色、息肉狀增生物,為卵黃管發育異常所致。診斷臍茸主要依據其特征性臨床表現及超聲檢查。治療上輕微癥狀可通過護理自愈,嚴重者則需手術或藥物治療。
一、診斷方法
臍茸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超聲檢查,臨床表現包括臍部出現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可分泌少量無色、無臭的粘液,若受損則有血性分泌液。超聲檢查可見臍部低回聲結節,邊界清楚,有來自臍部的供血血管。
二、治療方法
臍茸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情輕重而定。
1、護理自愈:對于體積小、癥狀不明顯的臍茸,可通過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用生理鹽水和酒精輕輕擦拭局部,有可能自愈。
2、藥物治療:如使用1%甲紫溶液涂抹臍茸處,可促進臍茸消退。若伴有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等藥物抗感染。
3、手術治療:對于體積大、癥狀明顯的臍茸,需進行手術燒灼或切除,手術后需常規清潔換藥至愈合。
臍茸雖為良性病變,但也應引起足夠重視。家長應密切觀察寶寶臍部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診治,以免延誤病情。